教育分享 | “期末考试后,孩子说“太粗心了,其实我都会”,真相却是…
2020-01-13 2715次
粗心是学习上的不良习惯,每个学生只要经过努力,都能摆脱这个坏习惯。当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一出,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每次跟孩子分析试卷,他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:一直出错,屡说屡犯,就不能再用“粗心”这个借口了。家长一定要注意,孩子总是太粗心,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与进步。语文试卷的最后一题是作文,要求按话题写一篇记事作文。如果孩子在审题环节分神,把条件A看成条件B,或者直接忽略了某些关键字句,就会答错、丢分。在答题时,孩子审题不够仔细,不是看错了题目,读错了题意,就是读漏了问题。很多关键信息都隐藏在题干里,所以孩子不能一眼带过,而是要一边读题一边思考,同时记下重要信息。一定要记住,只要还没读完题,就不能提笔做题。
轻视考试
有些孩子成绩不稳定,时高时低,就是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。
他们不是因为成绩好而过于自信,就是因为成绩差而过于自卑,从而不愿意正视考试。让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学习,重视考试本身而非成绩,才不会浪费每次测试自己的机会。先做简单的,先做耗时最长的,先做有把握的……正因为三心二意,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,漏做了题也不知道。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答题习惯,但一定要仔细阅卷,慎重答题,尊重每场考试。记得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讲过:低级错误的背后,都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挖的坑。特别是语文这一科,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,犯的错误会笑掉大牙。胡乱应付:写作文时不是只写个题目,就是干脆乱改题目,交白卷……孩子的知识不扎实,不管他有多用功,都不会考出高分。更可怕的是,多少孩子误以为自己就是粗心,没有及时查漏补缺,反而越考越差。还有一些题目,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,因为平时做对过,只是考试错了。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-2次,有一个模糊的概念,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?之间的关联是什么?可以有哪些变化?并未深究。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,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素到的记忆存储,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。所以考试订正时,这类题目,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,举一反三,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。所以,学过,并不等于是学会,更不等于融会贯通。试着去讲解题目,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,表示确实理解了。通常在讲解过程中,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。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。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,知困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教学相长也。所谓熟练度,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,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,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。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,并不一定全对。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,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;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,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。一道题目,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,并且每次都在思考,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。这样才会在考试中能做对。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,你是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,还是不断删除修改?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。如果平时做事力求“一遍做对”,“每遍都提升”,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。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稳,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,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。如果做错了,觉得“没关系,以后还有机会”,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。另外,准确率还和“做题量”以及“题目类型”有关。
所以如果平时单元的作业100题总要错3-5题,考试的出错率基本会翻2-3倍。而概率因素导致平时错误率越高,考试时失分率越成倍增大。因为考试时题目的类型更加宽泛和变化多端。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,提高准确率,争取会的做题,建立错题本。好吧,我们再回到那位跳水运动员这儿----如果半年后他参加比赛,他现在就需要各项体能的训练,基本动作的反复练习--每次都要力求完美,整套动作也需要练得无比熟悉犹如本能,然后才有可能走上赛场。即使这样,也不是万无一失的。所以放弃“粗心”这样的说法吧,放弃“粗心”这个观点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认真查找原因,制定训练的计划,获得真正提升。获得提升的,决不仅仅是成绩,还包括审视问题的角度,解决问题的策略,行动力,意志力。“这么简单一道题,你不乐意写步骤,那就是白白丢分。”“说了多少次要写提纲,你们不想好提纲,写作文一定会乱。”尖子生一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,所以他们的成绩也一般优于班级内的其他学生。因为现在越来越多考试采取电子阅卷,评卷老师是通过电脑阅卷的,如果孩子字迹潦草、模糊,到了电脑屏幕上会更加潦草,更加模糊。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,是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成绩,也是为他们的将来着想。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、不检查、不喜欢打草稿、不肯写步骤,在考试时,这些坏习惯也难以避免。胆大心细的孩子,才容易在学习上取得成功。我们做父母的,也要尽量培养孩子的这种好品质,不让他们在考场上吃亏。每次交卷前15分钟,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时间时,总有一大批学生匆匆拿起笔奋笔疾书。为了纠正孩子的拖延,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一种观念:平时当考试,考试当平时。只有他们在平时提高了学习效率,才不会在考试时被效率拖了后腿。拿到试卷后,读题速度要慢,尤其是题目较长时,更要慢读,细细读!一边读,一边思考,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。比如,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。这样一遍读下来,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,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,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!那么看错题目,看漏条件这些事故,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。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。草稿纸嘛,又不用给别人看,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。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,如果遇到复杂题目,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、计算式。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,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,才能解出题目。这时候,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,干净醒目,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,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,弄错符号等情况。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!做完一道题目后,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,结合本题的结果,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。比如: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;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。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。那么,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——方便检查!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,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。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,其实是概念不清晰。那么,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。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,深入挖掘根源,运用类比,对比等方法,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,彻底理清楚。平时练习题目,作业要重视,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。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,MP3关掉,然后集中注意力,快速的完成。之后再去听音乐,休息。慢慢养成专心做题,专注做事的习惯,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。粗心是一种坏习惯,每一个人经过努力,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。粗心是学习上的不良习惯,每个学生只要经过努力,都能摆脱这个坏习惯。
在此过程中,我们需要给孩子树立信心,鼓励他们下定决心改正,然后一直坚持下来,慢慢地就能用好习惯取代这个坏毛病。"粗心”本身就是伪命题,找出错的真正原因,我们才能对症下药,不让孩子一再跌倒在同一个地方。